铝合金绿色制备与资源再生研究所

发布者:长海博文发布时间:2020-03-31浏览次数:2440

   铝合金绿色制备与资源再生是确保我国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废弃铝合金熔体中各类杂质元素,从原子结构层面出发,调控杂质化合物的基础物理性质,控制杂质化合物生长方式与形貌。以基础理论数据为依据,进行不同杂质元素物理去除净化技术的多尺度模拟仿真计算,建立完整的净化理论-工艺模型,由此设计和开发杂质元素物理去除装备和工艺,实现从理论到实际的一整套新型高效的物理冶金去除技术,为废弃铝再生成为高品位、高性能、高价值工业新型铝合金材料提供支撑研究平台所具备的软硬件设施包括:DFT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晶体物性测量设备(密度计、激光热导仪等)、熔炼炉、熔体处理设备、定向凝固炉、真空吸铸快速凝固炉等。可实现晶体合成、晶体物性表征、晶体生长、熔体杂质物理去除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所现有科研人员7名,其中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1名,研究生及本科生等10余名。

1.团队介绍:

1李新中,教授,主要从事金属凝固理论与技术研究,对金属凝固过程晶体生长、多相反应、相/组织选择等有深刻理解。

2)王东涛,博士后/讲师,主要从事铝合金废料杂质元素去除的理论与技术研究,铝合金熔体净化的理论模型,铝合金废料杂质元素去除的效率评价。

3张孝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铝合金中含Fe元素金属间化合物基础性质的研究,铝合金中含Fe相的凝固行为及物理性能演变,铝合金中含Fe相在熔体中的运动行为研究。

4沈晓东,硕士,主要从事铝合金杂质元素去除的工艺评价。

5唐威,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外场下铝合金杂质元素的分离理论与技术研究。

6李俊,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铝合金中金属间化合物的基础性质与凝固行为研究。

7周威虎,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铝合金的熔体净化技术研究。

2.研究成果:

1)实现了不同杂质元素物理去除净化技术的多尺度模拟仿真计算。

2)建立了新型、高效、绿色的铝合金废料短流程循环再利用工艺流程,实现了高效率的铝熔体杂质元素去除。


3)深入研究了铝合金中Fe杂质元素在熔体中的凝固析出行为,以及铝合金中含Fe金属间化合物的基础性质,以基础理论指导Fe杂质元素的去除过程。

4)以熔体调控手段控制铝熔体中含Fe相的生长与运动行为,建立了新型的杂质元素分离模型。